贡茶生产对地方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贡茶生产对地方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10阅读 2018-11-24 11:00 行业


摘要

贡茶的生产,一方面除了满足天子与皇室的需求,成为皇室的特供物品;另一方面,贡茶具有很强的政府向地方征收实物税的性质,具有征贡区域扩大、不计成本等特点。历史上著名的贡茶院如顾诸贡茶院、北苑龙焙、武夷山御茶园等,为了满足进贡的需求,地方官府不断扩大贡茶院的规模。茶院在鼎盛时,役工上万人,制茶工匠上千人。但是,随着贡茶产量增加,茶产区不断扩大,以及制茶大量消耗燃料等,逐渐影响了地方的生态环境,表现为地方山林被大量砍伐,进而导致山地泥石流和河道淤塞,严重影响到地方百姓的日常生活,阻碍了地方的经济发展。

此外,受中央直属贡茶院的影响,各地方官焙亦步亦趋,且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地方商人和百姓亦广泛加入贡茶生产的行列,更加剧了地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北苑龙焙

入宋以后,太平兴国二年(977 ),北宋政府始置北苑龙焙,成为御茶园,并逐渐取代了顾渚贡茶院。之后,北苑龙焙不仅规模不断扩大,贡茶数量大大超过前朝,而且穷奢极侈,贡茶品种和质量超过任何一个朝代。据《东溪试茶录》记载,建安有“官私之焙,千三百三十有六冶[17] 。其中官焙之数,在五代南唐时已有38,建安下属6 县皆从事贡茶生产之事。宋朝建立后,尽管官焙数量时有增减,但庆历中,北宋北苑龙焙共有御茶园39 ,且贡额不断增加。据《宋史·食货记》记载,北宋大观年间,“岁贡片茶二十一万六千斤冶[18] ,其贡额超过唐顾渚贡茶10 ,至南宋时,贡额已大大减少。

据《荣斋三笔》记载,至孝宗淳熙年间,北苑贡额达到5 万有奇,尽管如此,其贡额亦是唐代顾渚贡茶的两倍多。元代,北苑龙焙虽有进贡,但进贡数量已不能望宋项背,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罢造龙凤团茶,北苑龙焙正式裁撤。北苑龙焙,自闽国时起计,至武夷山御茶园取而代之时,后明初正式裁撤,已维持约500 年。北苑龙焙的退位,一方面是明朝朱元璋爱惜民力,除制作精细和奢华的龙团凤饼,另一方面也是北苑龙焙所在的建瓯东峰镇凤凰山一带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例如,北苑龙焙之一的石坑,“庆历中,分属北苑。园之别有十:一曰大番、二曰石鸡望、三曰黄园、四曰石坑古焙、五曰重院、六曰彭坑、七曰莲湖、八曰严历、九曰乌石高、十曰高尾。山多古木修林,今为本焙取材之所。园焙岁久,今废不开。冶[17] 可知,在北苑周边产茶品质较好的茶园(外焙)都选入北苑(龙焙),而官焙周边山林多长有高大古木,却大量被砍伐用于焙制贡茶,久而久之,部分御茶园生态环境变差,逐渐不适合生产贡茶,便被废置。

与此同时,北苑龙团凤饼进贡时,建州的建盏作为茶具亦是贡品之一。当地百姓和宫廷都流行斗茶,建盏颜色贵青黑,蔡襄曾说道,北苑龙团凤饼“茶色白, 入黑琖(古同“盏冶, 编者注), 水痕易验冶[19] ,且宋徽宗特别善于斗茶和分茶,因此建盏是两宋时期流行的重要茶具。虽然建盏的主要产地在建阳的水吉镇,但随着建窑的兴起和斗茶的流行,建盏的生产已经逐渐扩大到闽东、江西、浙江和安徽。

据考古挖掘,已知与建瓯市东峰镇(北苑龙焙所在地)交界的小松镇就有出土的宋代的建瓯渔村窑址,另外建瓯市周边一带均有黑窑模仿建窑生产黑釉瓷器。如弘治《八闽通志》记载,瓯宁县有“黑窑坑山,山下旧有窑冶[20] ,而除记载之外,民间的黑窑更多。建盏的烧制需要大量的木炭,民谚道:“一里窑,五里焦冶,木炭来源于周围山林的木材,如此更加剧北苑龙焙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贡茶品质和产量逐渐下降,也是后人为什么只道有武夷山御茶园,而不知有北苑龙焙的原因。

()武夷山御茶园

元代,北苑龙焙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武夷山御茶园。至元十四年(1277 ),浙江平海行省平章事高兴采制武夷茶进贡。大德五年(1301 ),元朝政府下诏创皇家焙局,不久改为御茶园。御茶园初贡仅20 ,采摘户仅80。至正年间,贡茶增至990 斤。明初,虽罢团饼之

,但贡额不变,仍为990 斤。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郡守钱璞奏免解茶,将岁编茶夫银二百两,解府造办解京,而御茶改贡延平。而茶园鞠为茂草,井水亦日湮塞冶[21] 。至清代,尽管武夷山御茶园不属于中央政府管理,但作为地方管理的官焙继续进贡茶叶。可知,武夷御茶园自元代创立,至嘉靖三十六年御茶改贡延平,作为中央官焙共维持了约250 多年。

而从明末至清末,武夷茶作为土贡仍然持续了近300年。武夷山御茶园的开辟,对武夷山的森林产生极大的破坏,据《闽小记》记载:“武彝产茶甚多,黄冠既获茶利,遂遍种之,一时松栝樵苏殆尽。及其后崇安令例致诸贵人,所取不赀,黄冠苦于追呼,尽斫所种武彝真茶,九曲遂濯濯矣![22] 明末释超全撰《武夷茶歌》亦说:“景泰年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输官茶购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冶[23] 可知,景泰年间,因为大量砍伐森林开辟茶园,后又将茶树砍伐殆尽,武夷山御茶园遂变得荒芜,九曲溪亦变得光秃秃,植被反复更替和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贡茶亦只能采购他山。幸好武夷山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较强,经过明代中后期近100 年的自我恢复,至明末清初,武夷山生态系统重现生机,再次作为清政府的土贡来源,成为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然而,据徐晓望的观察,认为“自古以来,茶山的开辟对森林破坏是极大的。以武夷山风景区来说,游览武夷山的人会发现,尽管武夷山的山水十分美丽,植被覆盖也不错,但是,武夷山没有百年以上的大树! 造成这一情况是由于明末以来武夷的种茶业大发展,民众将九曲溪边的山地全部开发为茶山,为了制茶的需要,他们将山边的大树砍伐,用作炒茶的燃料。从明末到清末,武夷山的种茶业旺盛了三百多年,而武夷山的树,也都无法长成大树! 武夷山的破坏,是闽北全区的一个缩影冶[24] 。武夷山御茶园,尽管每年进贡不到1 000 ,然而不到250 年后,武夷山御茶园已经停用,改贡延平,由此可知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而武夷茶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在清代表现得尤其突出,后面将有详细介绍。总之,直属中央的贡茶院,为满足皇室对贡茶的需求,全然不顾地方环境生态的破坏采茶制茶,已经对地方生态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武夷山御茶园自元代创立,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改贡南平。明末清初,武夷山再次恢复贡茶生产,其武夷茶的名气已经深入人心,清朝皇帝对武夷茶亦是赞赏有加。有清一代,武夷茶的价格昂贵,获利甚多,加之有贡茶的声誉,地方百姓和各地茶商均来闽北采购武夷茶。然而武夷山所产之茶有限,武夷山周边的各县逐渐加入生产岩茶的行列,所产之茶亦称武夷茶,如武夷茶的重要产地之一建阳县。建阳“山多田少,荒山无粮,以历来管业者为之主。近多租与江西人开垦种茶。冶[31] 随着清初武夷茶的风潮席卷世界,武夷茶出口呈现井喷之势。道光年间,建阳山已“茶居十之八九冶[32] 。建阳地区无山不茶的现象,很快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其一,茶园开辟和制茶需要大量砍伐木材,极大地破坏了森林生态。县志记载:“今建阳所辖之山,惟近城官道旁种茶差少,余则弥望皆童。冶[32] 其二,是形成了泥石流灾害,损害农田。建阳人徐经记述其情形曰:“茶利兴而田害不可甚言矣。近十年来,附山之田为山土壅蔽,不得栽种。且春夏积雨,山无浅草以蓄雨水,又无坚土以当水势,遂至一崩而下,动数百亩。冶[33] 其三,泥石流灾害造成了河道淤塞。县志记载:“三十年来,每遇大雨时行之候,东北二溪,辄红波汹涌,势若黄河,皆茶山之水,由山沟而田涧,由田涧而大溪,以故澄潭皆淤泥填塞。有旧深数十丈者,令只数尺,如溪东浮桥潭是已。水道愈浅,水患愈多,既伤禾稼,而沿溪庐舍,亦多受坏,凡皆涝之为害也。冶[32] 与此同时,周边地区百姓由于贡茶产生的经济效应巨大,也纷纷加入到武夷茶生产的行列,许多茶农和茶商因茶致富。然而有大利必有大害,大量砍伐木材、破坏森林所致的自然灾害连锁反应接踵而至。茶农和茶商只见眼前利益,对大自然任意索取,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武夷茶贸易逐渐走下坡路,而木材生意兴旺,茶农又纷纷砍伐茶树,改种松树,经营木材,植被反复更替而土地得不到修整恢复,更加剧了地方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上一页:正皇国茶助力传统茶商创新升级

下一页:亚太展讯:2024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十四届广东民间工艺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